幸臻問:校長您當初為什麼想將鐵馬環鄉變成全校性的活動?
校長微笑說:因為覺得很好,可以讓現在的小朋有多多練習一下腳踏車,景點也選的很棒,而且能讓同學們做課前蒐集資料的動作也很好,加上我自己本身也很喜歡運動,所以才大力支持的。
茜羽問:校長對於鐵馬環鄉課程,將來還有什麼計畫或期許嗎?
校長說:距離如果希望可以拉遠到羅厝天主堂那邊,這樣就能介紹到羅厝天主堂,時間再拉長的話,也可以更仔細的介紹到景點的歷史,當然在還鄉自行車道上還可以作一個原生植物的介紹。
校長繼續說:因為是課程,所以希望全五年級的同學都參加,老師的部分可以的話希望更多老師和我們一起參加這個課程,更希望可以邀請到附近喜歡騎腳踏車的居民們一起來參加,變成全鄉性的活動也是不錯的。
2015年2月14日 星期六
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
網博心得
一開始,懷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參加網博,原先我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製作網頁,後來經過老師的教導我學會如何製作網頁,使我又學會了一項技能。我們騎腳踏車環鄉步道環繞埔心鄉,參觀了許多悠久的歷史建築,也因此了解了它們的故事與背景。我們也訪問了鄉長與前任的校長,他們告訴我們許多關於埔心鄉的故事。我們也訪問腳踏車店的老闆,他告訴我許多平常不會注意到的細節和騎腳踏的正確方式,我才了解原來騎腳踏車有這麼多的學問啊!老師利用空閒時間,帶我們再一次更深入的認識校園,我才驚覺原來待這麼久的學校有這麼多的歷史!學校的老榕樹,經過了許多的風風雨雨,是學校的代表性植物!我們利用了許多的午休時間來製作網博,在假日時也必須回到學校製作,但我並不會覺得辛苦,反而覺得做網博是一項非常有趣的事情,這次的網博活動使我受益良多。雖然網博是一個比賽,但是不管最後有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名次,我們都盡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它了,我們對自己也問心無愧了。在這之中我們也學到許多平常不會去探討的知識。「環鄉『騎』飛,夢想起飛」讓我們朝著勝利的方向前進吧,謝謝老師讓我餐與這次的比賽,我學到了許多,也謝謝所有幫忙的長輩們,因為有了您們的協助,我們才能將做得如此順利。
2015年2月6日 星期五
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
環鄉「騎」飛總心得
我很高興有機會來網路博覽會,從開始到結束的這一路上,寫過得每一個字、流的每一滴汗、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人生中得經歷的,但也要有人在背後推我們一把;過程中,總是會有跌倒的時候,但也有人會拉我們一把,而這些人是誰呢?是那些辛苦的老師和志工。
每當我們出去訪談時,老師都會開車載我們出去;每到一個景點,老師總會第一個跳下車為我們講解;每當我們遇到挫折時,老師一定會鼓勵我們要繼續努力,千萬不要氣餒。而他又是誰呢?他是每天付出時間與心血的「李穎昇」老師。
老師常常會幫我們買點心、為我們到處奔波,在我們七個人中,可能會有人認為老師為我們做的事都是應該的,但我並不覺得。從一開始,在六十五位六年級中找尋七位人選,過程中,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家鄉的歷史和古蹟;到結束,還在為我們操心,像這麼好的老師去哪找呢?所以我要好好珍惜參加網博的機會,不要辜負老師的期望!
這一路上的風風雨雨、各種難關我們都熬過去了,以後遇到難關,我一定會想起在網博的這段時間,並對自己說:「相信自己!勇敢踏出第一步,接受歷練吧!」
這一路上的風風雨雨、各種難關我們都熬過去了,以後遇到難關,我一定會想起在網博的這段時間,並對自己說:「相信自己!勇敢踏出第一步,接受歷練吧!」
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總心得
這次網路博覽會的研究主題是家鄉的歷史文化,我們不但親自去訪問、也親自去參觀,參觀、訪問又多了一些新知識、又多了一個經驗,希望我們大家可以多多加油!把網頁做的更精細、更完美,可以讓學弟學妹們看到我們的網頁更了解自己的家鄉;雖然現在大家漸漸遺忘了自己家鄉的文化,我希望我們做的這網頁能讓大家更保存我們自己原本的這片土地、古蹟。
環鄉「騎」飛總心得
偶然的開始、艱辛的過程、完美的結束,都是大家一點一滴的經驗值,這次的研究我累積了很多經驗,尤其是在訪談的時候,我聽到了許多從來都沒聽過的故事,而每一個景點特有的故事、歷史,到現在都還徘徊在我的腦海,相信這些以後都能成為我的墊腳石,也可以讓我更仔細的向弟妹解說家鄉的好,而且在這幾次的訪談中我發現,許多家鄉的大人物都認為舊建築和舊歷史是應該保存而不是破壞,現今有許多保有特色的三合院已經很少了,不過看見自己的家鄉還保有這麼棒的建築,真的是會心曠神怡的呢!這真的是一個很成功的研究呢!
蔡鎮坤校長訪談
Q:請問蔡校長,老榕樹在您的印象中,有沒有比較特別的回憶與故事與我們分享?
A;以前舊館國小有四棵老榕樹,民國5年的時候有了舊館國小,同時也種下了四棵榕樹的種子,司令臺旁邊則蓋了五間教室,我常常再榕樹下玩樂、乘涼,沒想到現在只剩下一棵,後來又種了一棵,所以現在只剩下兩棵榕樹。
Q:請問蔡校長,我們學校有一棟「舊圖書館」,所以我們想請您跟我們分享當初校友們捐贈這棟圖書館的故事。
A:我民國53年2/1去當兵,民國55年2/1退伍,50週年校友的社會地位很強,只要捐500元以上都有照相紀錄留念,所以那棟舊圖書館是校友集中募款而建立的。
總心得
其實覺得這次參加網博不單單只是作品,是讓我們更認識自己的家鄉,而不是生活上最親,但認識上卻最遠,我們整理過後的資料還可以讓學弟妹們騎自行車道時夠更了解那個地點的故事,不是只有走馬看花~讓我們能夠真正的吸收到知識,這次參加網博,不但可以位學校盡一份心力還能認識家鄉,讓自己的家鄉發揚光大,創造美好的一片天!
總心得
這次的網路博覽會,我們的研究主題是關於家鄉歷史,這些我們不曾過問,漸漸被人們遺忘的歷史與建築,我們應該更伸入的去探討與關心,讓它逐漸發揚光大,並讓外界人事知道更多在地人文,特色,感受當地人的人情味,而不是去將它破壞,或改建成高樓大廈,在做這些訪問與報告時,不但讓我感受到家鄉的美,也讓我知道了家鄉的大小事情,還知道了我們家鄉有許多偉人,比如說:「武舉人-黃耀南,寶島歌王-黃三元…等」都是我們在地人的驕傲,所以我覺得參加網路博覽會不只可以認識很多新朋友,也可以從中彼此互相切磋,讓自己更進步!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叫林茜羽。目前就讀彰化縣埔心鄉舊館國小六年級生,我的興趣是寫小說、看漫畫書、唱歌...,個性也不是說是很好啦~我能參與這次的網路博覽會,主要是想認識我們埔心鄉的歷史、古蹟和故事,希望我們的努力,能拿到冠軍!
自我介紹
大家好~~
我的名字是黃令璋 ~
我的興趣是看影片&看小說&改歌&聽音樂~~
最喜歡的小說作者是雷克·萊爾頓~
最推薦他的一本書是
波西傑克森之泰坦魔咒
最喜歡柔伊·奈施德,雖然他最後死了(很遺憾)
我最喜歡的歌是林凡的五天幾年
我的名字是黃令璋 ~
我的興趣是看影片&看小說&改歌&聽音樂~~
最喜歡的小說作者是雷克·萊爾頓~
最推薦他的一本書是
波西傑克森之泰坦魔咒
最喜歡柔伊·奈施德,雖然他最後死了(很遺憾)
我最喜歡的歌是林凡的五天幾年
李汝堅主任訪談
我們問主任:「當初為什麼想規劃騎自行車的行程呢?」主任說:「因為我本身就喜歡運動,而且呢我發現舊館國小的小朋友好像不瞭解自己的家鄉,希望可以藉著這個課程來讓小朋友認識自己的家鄉。」我發問:「您選了哪些景點,為什麼會選這些景點?」主任回:「例如張式古厝,就是一棟較完整的老建築,也因為他原本就是自行車道上的景點,所以理應要加進去,還有黃三元故居,它擁有特別建築風格所以也是一個好景點。」我們又問:「那您對目前的「鐵馬環鄉」課程有什麼建議嗎?」他告訴我們:「其實每次做的這個鐵馬環鄉課程都會有小朋友的腳踏車車輪壞掉,希望這個部份,學校可以先請腳踏車店的老闆來讓小朋友們知道如何保養自己的腳踏車,還有,一些安全指導部份也應該要更明確,例:保持距離等等的...更希望可以讓時間更長,當場解說這棟建築歷史特色等等的...」
104.1.29訪談志工媽媽
我們訪問志工媽媽:「當初您對學校『鐵馬還鄉』課程的幫忙,感謝您辛苦的交通導護,讓我們可以安心的完成環鄉課程,我們想請教您,是什麼動力讓您願意來幫忙呢?」
志工媽媽笑笑的說:「為了小朋友的安全和認識埔心鄉的人、事、物。」
我們繼續問下去:「您對學校安排『鐵馬還鄉』這樣的課程活動,您有什麼看法呢?」
志工媽媽說:「可以和小朋友互動很好。」
我們又問:「您對目前的『鐵馬還鄉』課程有什麼建議嗎?」
志工媽媽回答:「我認為志工須增加,比較安全。」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叫蔡幸臻,我喜歡看一些恐怖的小說,但是不要靈異事件的!不恐怖的也沒關係~最好字多一點,目前正在趕"姊姊的守護者"這本書的進度~很榮幸這次可以參加網界博覽會來更認識自己的家鄉,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之下,我們的作品能夠脫穎而出的~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104.1.21訪問養樂多媽媽:巫美蘭(訪談紀錄)
養樂多媽媽的公公是蔡啟書先生,他不但是舊館國小第1屆校友,還是當時台中的參議員。學校的老榕樹是和舊館國小一路陪伴走來的。一開始學校原有4棵榕樹,由於颱風和生病的原因,最後只剩一棵榕樹,為了象徵傳承,而種了一棵小榕樹。現在最老的那棵老榕樹生病了,全校師生都積極的為榕樹爺爺祈福,希望他可以繼續陪我們度過更久的時光。
天主堂訪談
1876年是中部最早的孤兒院,孤兒院裡的孩子大多是女孩子,這是因為以前重男輕女的觀念。裡面的孩子姓氏都為"受",因此很容易辨識。
當時羅厝這裡的樂團是"中部第一團",剛開始婚禮或喪禮都是吹"西梭米"。後來變成喪禮為"西梭米"婚禮為"法梭拉",都是取曲子前面三個音。
羅厝天主堂的創辦人和第一任神父都是吳萬福先生,雖然都穿著中國式的衣服,但其實是西班牙人。
羅厝天主堂1875年有個從西班牙運來的"天神鐘",天神鐘高50公分,鐘每天會敲三次,分別為:早上六點 中午十二點和晚上六點,傳說鐘響時聲音可以傳到北斗呢!但在日治時期時,由於日本警察和當地居民爭奪天神鐘,過程中不小心摔落,破了個小洞,雖然還能使用,但效果已經不如往前了。
當時羅厝這裡的樂團是"中部第一團",剛開始婚禮或喪禮都是吹"西梭米"。後來變成喪禮為"西梭米"婚禮為"法梭拉",都是取曲子前面三個音。
羅厝天主堂的創辦人和第一任神父都是吳萬福先生,雖然都穿著中國式的衣服,但其實是西班牙人。
羅厝天主堂1875年有個從西班牙運來的"天神鐘",天神鐘高50公分,鐘每天會敲三次,分別為:早上六點 中午十二點和晚上六點,傳說鐘響時聲音可以傳到北斗呢!但在日治時期時,由於日本警察和當地居民爭奪天神鐘,過程中不小心摔落,破了個小洞,雖然還能使用,但效果已經不如往前了。
鄉長訪問
黃三元的爸爸叫作:黃義 娶了五個老婆,黃三元母親則是第三個老婆,由於以前只有大老婆能住進大房子,因此黃三元沒有資格住進去。
鄉長說他想把自行車道結合起來,把黃三元故居、張式古厝、羅厝天主教堂等...,要將三合院改建成民宿,然後兩旁賣一些小吃,賣以前小時候常吃的:碗粿、肉粽、麥芽糖、糖葫蘆、龍鬚糖等...,則黃三元故居建設 U bike讓都市人感受到鄉村濃濃的人情味~
鄉長說他想把自行車道結合起來,把黃三元故居、張式古厝、羅厝天主教堂等...,要將三合院改建成民宿,然後兩旁賣一些小吃,賣以前小時候常吃的:碗粿、肉粽、麥芽糖、糖葫蘆、龍鬚糖等...,則黃三元故居建設 U bike讓都市人感受到鄉村濃濃的人情味~
104.1.15訪問單車達人:鐘大榔先生
我們在訪談鐘老闆時,訪問了幾個問題。 我和巧萱問:「『宏隆車行』可以說是埔心鄉最老字號的腳踏車店,所以我們想請教老闆,這家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做生意的?」
老闆回答:「我開始做生意是民國六七十年了,做到現在大約四十幾年,那時還未結婚。」
幸臻和家禎接著問:「近年來,鄉公所規劃了環鄉自行車道,提供鄉民一個非常好的騎乘環境,所有我們想請問老闆,在公所建置環鄉自行車道後,購買腳踏車的民眾有增加嗎?」
老闆說:「以前有多一些,現在沒有增加,而且人少。」
巧蓁繼續問:「我想請教老闆,我們在騎乘腳踏車前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
老闆親切的說:「主要是風罐飽、煞車、高度...等,還有就是騎車時不要緊張。」
訪問完單車達人鐘大榔先生後,我也了解了許多有關腳踏車的事,大家也懂得該怎麼正確使用,真的非常感謝鐘大榔老闆!
老闆親切的說:「主要是風罐飽、煞車、高度...等,還有就是騎車時不要緊張。」
訪問完單車達人鐘大榔先生後,我也了解了許多有關腳踏車的事,大家也懂得該怎麼正確使用,真的非常感謝鐘大榔老闆!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賴柏霖老師訪談
Q:當初為甚麼想規劃期自行車的行程?A:因為想讓大家在暑假的時間還可以互動,讓同學們互相相處時更加融洽。
Q:當初為甚麼會選這些景點?A:當初會選這些景點是因為想要讓舊館國小的小朋友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還有,訂定這些景點時是以舊館國小當起,終點再用自行車道串連。
Q:您對目前的"鐵馬環鄉"有什麼建議嗎?A:已經很好了,不過希望羅厝天主堂可以加進去還鄉景點裡,也希望邀請更多家長一起語學繩參加環鄉活動。
Q:當初為甚麼會選這些景點?A:當初會選這些景點是因為想要讓舊館國小的小朋友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還有,訂定這些景點時是以舊館國小當起,終點再用自行車道串連。
Q:您對目前的"鐵馬環鄉"有什麼建議嗎?A:已經很好了,不過希望羅厝天主堂可以加進去還鄉景點裡,也希望邀請更多家長一起語學繩參加環鄉活動。
舊館派出所訪談
舊館派出所訪談
Q:舊館派出所和舊廳舍是什麼時候建造的?A:1898年兩間同時建立的。Q:舊廳舍大間的是有什麼用途嗎?A:最大間的是給巡佐大人使用。
Q:那麼,小間的呢?A:小間的是警察宿舍。
Q:從什麼時候就沒有再使用舊廳舍的?A:民國78、79年就沒再使用舊廳舍了。
Q:目前舊廳舍有打算進行任何規劃嗎?A:因為有些土地是私人的,所以不能規劃。
Q:這棵榕樹是派出所的精神指標為什麼?A:因為這棵榕是1898年和舊館派出所與舊廳舍一起種下的。
Q:舊廳舍上的警徽是?A:那是日據時代的警徽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舊館派出所訪談
今天我們去了舊館國小對面的舊館派出所,那裡的志工阿姨很熱心,也很有耐心的為我們解說著舊廳社的歷史,只見那若隱若現的老建築隱隱約約的浮現再腦海,日治時期的太陽警徽,巡佐大人休息的房間,許許多多關於日本的情景,就在志工阿姨的述說下,娓娓道來。原來,舊聽社是在1898年建的,現今被用來當倉庫使用,但由於歷經了『九二一大地震』,許多結構已遭到破壞,甚至受損,表面上看起來還算可以,但如果進到內部的話,可說是快成了一棟危樓,而我們還有訪問到派出以前還有防空洞,但是在民國80年就拆除了,我想,如果現在還有防空洞的話,那一定會很酷吧!
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第四次還鄉「騎」飛心得
第四次心得
今天講了,舊館派出所舊廳社、霖興宮、張氏古厝、黃三元故居、武舉人故居、羅厝天主堂等景點的編寫重點,這堂大家一起討論的課程讓我了解到我以前都不知道的一些事,例如:舊館國小的守護神,舊館派出所山牆上的日本警徽、霖興官的神奇傳說、張氏古厝半月池的神奇故事、黃三元故居原來愛就是甜蜜(男主角的家)、武舉人故居客家人的立柱式神位、羅厝天主堂全台灣的第一位臺籍神父和第一支西樂隊。相信這次的研究我會對埔心鄉有更多的了解。
第一次還鄉騎飛心得
第一次心得
今天大家一起討論了隊伍名稱、和研究主題與方向,在選隊伍名稱時大家都選擇同一個,讓我們進行的很順利,接下來我們討論研究主題與方向,我們今天是以補心自行車到當作今天的討論對象,這次的回家做夜市自行車到簡介,大家都非常有自信,相信一定可以很快完成我們的作品。
第三次環鄉"騎"飛心得
第三次心得
今天我們想了一下該如何版面配置,最後得到結果是,文章的部分是用一個文章一個相片左右互相陪襯,標題希望用我們騎腳踏車的相片,分類可以用圓形象徵著腳踏車的輪子,這次的會議很成功,漂亮的版面配置相信會讓整體看起來很不錯。
第二次環鄉騎飛心得
第二次心得
今天老師跟我們討論了舊館國小的編寫重點,最後討論的結果是,
1舊館國小歷史
2老榕樹
3舊圖書館
4魔法廚房
5環保小學堂
在這次的討論中大家對於如何介紹舊館國小也有大概的構想了,相信大家都能把好的一面成現出來。
第四次還鄉「騎」飛會議
第四次會議
除了舊館國小,我們還要介紹:舊館國小派出所舊廳社、霖興宮、張氏古厝、黃三元故居、武舉人故居、羅厝天主堂。今天是討論這些景點的編寫重點。
舊館國小派出所舊廳社
1.舊廳設歷史
2.外觀簡介
3.山牆上的日本警徽
4.保甲制度介紹
霖興宮
1.霖興宮歷史(客家人)
2.建築簡介
3.神奇傳說
張氏古厝
1.建築特色
2.半月池
3.保安營
4.自行車訓練場
黃三元故居
1.建築特色
2.黃三元生平
3.原來愛就是甜蜜(男主角的家)
武舉人故居
1.建築特色
2.武舉人生平
3.武魁匾
4.大刀、石鎖
5.立式天公神位
羅厝天主堂
1.天主堂歷史
2.文物紀念館
3.第一位台籍神父
4.第一支西樂隊
5.貝林古堡
舊館國小
舊館國小是全埔心鄉最早成立的學校,再大正5年(西元1916年)4月1號「永靖公學校舊館分校」,於大正九年(西元19120年)四月一日獨立為「舊館公學校」,曾一度改稱為「坡心公學校」。後來所分設坡心分教場、梧鳳分校、鳳霞分校、羅厝分校等別獨立成校,所以舊館國小可以說是全埔心鄉小學教育的母親。
老榕樹是從學校一開創時重下的,我們每一屆的畢業生都是像老榕樹合影,現在,老榕樹生病了,全校都希望老榕樹快點好起來,她陪伴我們走過一世紀,希望它能在琣我們走一世紀。
舊圖書館是一位校友贈祝的,那裡最早是一個圖書館,現在已經變裝成為音樂教室,同時也是歌仔戲練習的處所,舊館國小的歌仔戲表演出色,常常收到邀請,在許多地方已經打造深厚的知名度,舊館國小的歌仔戲是因柯文吉校長開創,和大力支持我們的朱治華校長,才能得到今日的成績。
蘑法廚房是由魔菇部落沿伸過來的,開創蘑法廚房之後磨菇部落就來到舊館國小,教小朋友如何變"蘑"法,造成舊館國小很大一個轟動。
全彰化縣第一個環保小學堂就在我們舊館國小,環保小學堂的用途是將你不要的東西作回收,整理,例如:衣服,文具等等...之後再讓小朋友或志工校友等人物來交換,是一個很好的環保教室唷。
老榕樹是從學校一開創時重下的,我們每一屆的畢業生都是像老榕樹合影,現在,老榕樹生病了,全校都希望老榕樹快點好起來,她陪伴我們走過一世紀,希望它能在琣我們走一世紀。
舊圖書館是一位校友贈祝的,那裡最早是一個圖書館,現在已經變裝成為音樂教室,同時也是歌仔戲練習的處所,舊館國小的歌仔戲表演出色,常常收到邀請,在許多地方已經打造深厚的知名度,舊館國小的歌仔戲是因柯文吉校長開創,和大力支持我們的朱治華校長,才能得到今日的成績。
蘑法廚房是由魔菇部落沿伸過來的,開創蘑法廚房之後磨菇部落就來到舊館國小,教小朋友如何變"蘑"法,造成舊館國小很大一個轟動。
全彰化縣第一個環保小學堂就在我們舊館國小,環保小學堂的用途是將你不要的東西作回收,整理,例如:衣服,文具等等...之後再讓小朋友或志工校友等人物來交換,是一個很好的環保教室唷。
第二次還鄉"騎"飛會議
第二次會議
一、編寫重點
1.舊館國小歷史
2.老榕樹
3.舊圖書館(歌仔戲)
4.蘑法廚房(魔菇部落)
5.環保小學堂
這次會議我們老師跟我們大概的跟我們說明了如何去介紹舊館國小,例如:舊館國小歷屆照片、全鄉的第1架鋼琴、老榕樹的照片、舊圖書館的建築特色、延伸於蘑菇部落的魔法廚房、全縣第一座環保小學堂的新聞。
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104.1.9第四次騎飛心得
老師介紹了:舊館派出所舊社廳、霖興宮、張氏古厝、黃三元故居、武舉人故居和羅厝天主堂的歷史、故事。只要講到羅厝天主堂,老師就一直想到「貝林古堡」的蛋塔,他說著說著我的口水都已經要留下來了啦!
第二次會議心得103.12.26
第二次會議:103.12.26 心得:主要是介紹「舊館國小」
1、 舊館國小歷史
2、老榕樹的由來
3、舊圖書館(歌仔戲)
4、磨法廚房(魔菇部落)
5、環保小學堂
1.這次會議室再說舊館國小的歷史我們也可以去問養樂多媽媽為什麼會有這一棵大約一百年的老榕樹?
2.環保小學堂:用途是:可以把家裡沒有在用過的東西捐出來,當作【二手物品】
3.舊圖書館:現在舊圖書館是歌仔戲的上課地點。
4.魔法廚房;是我們學校和蘑菇部落合作,才建設的。
1、 舊館國小歷史
2、老榕樹的由來
3、舊圖書館(歌仔戲)
4、磨法廚房(魔菇部落)
5、環保小學堂
1.這次會議室再說舊館國小的歷史我們也可以去問養樂多媽媽為什麼會有這一棵大約一百年的老榕樹?
2.環保小學堂:用途是:可以把家裡沒有在用過的東西捐出來,當作【二手物品】
3.舊圖書館:現在舊圖書館是歌仔戲的上課地點。
4.魔法廚房;是我們學校和蘑菇部落合作,才建設的。
第二次會議心得
這次上課主要在介紹舊館國小,總共可分為五個大題來說明:
一﹑舊館國小歷史
二﹑老榕樹
三﹑舊圖書館(歌仔戲)
四﹑磨法廚房(魔菇部落)
五﹑環保小學堂
及全埔心鄉第一架鋼琴等等,本校目前還保留六十週年和八十週年的鋼琴,以這五個方向來蒐集資料,邊做功課還可以讓自己對學校更了解!真是一舉兩得呢!
一﹑舊館國小歷史
二﹑老榕樹
三﹑舊圖書館(歌仔戲)
四﹑磨法廚房(魔菇部落)
五﹑環保小學堂
及全埔心鄉第一架鋼琴等等,本校目前還保留六十週年和八十週年的鋼琴,以這五個方向來蒐集資料,邊做功課還可以讓自己對學校更了解!真是一舉兩得呢!
2015年1月4日 星期日
圖片連結
部分網博資料圖片已放至網路空間...
請複製下列連結抓取...
https://onedrive.live.com/redir?resid=CDE200B04DEFA7DB!444&authkey=!AN_C_SK-CLXWLns&ithint=folder%2c
請複製下列連結抓取...
https://onedrive.live.com/redir?resid=CDE200B04DEFA7DB!444&authkey=!AN_C_SK-CLXWLns&ithint=folder%2c
環保小學堂
彰化縣政府在埔心鄉舊館國小開辦的第1所環保小學堂,1今天由副縣長柯呈枋擔任資優小班長主持揭牌,環保小學堂是社區二手資源交換平台,有小朋友的文具、書籍,也有準媽媽的孕婦裝。
環保局為了環保紮根,除了推動六星級環保社區,更透過學校與社區互動,將陸續在縣內開辦40所環保小學堂,擴大傳遞環境教育與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概念。
舊館國小荒廢斑駁多元的合作社,空間經過大改造,化身為全縣第1所環保小學堂,副縣長柯呈枋、環保局長白智榮扮成資優正副班長,與小朋友共同主持落成典禮,顯得相當興奮。
魔菇部落
在充滿歡樂與驚奇的魔菇部落生態休閒農場裡,可以徜徉碧草綠原、探索菇蕈原始林、還能由導覽專員的帶領下,一窺蕈優科技菇類生產庫房,並體驗親手DIY種菇的樂趣。
魔菇部落區內空間挑高設計,將菇類意向造型與空間結合,在寬敞舒適火鍋區享受嚴選新鮮即採的食材,盡嚐各種菇類創意美饌,在紀念品區,人人皆能提起畫筆彩繪出專屬的菇菇公仔。
在魔菇部落粉絲團,可以為您紀錄您與家人共享的魔菇點滴樂趣,一趟豐富行程讓大小朋友們開心賞菇、吃菇、玩菇,分秒都是很棒的回憶,現在就來體驗一趟難忘旅程吧! 魔菇部落生態休閒農場所提供的五感體驗,最終誠心把「自然」、「養生」、「樂活」、「健康」的概念,分享給同樣珍愛大地的你!
魔菇部落區內空間挑高設計,將菇類意向造型與空間結合,在寬敞舒適火鍋區享受嚴選新鮮即採的食材,盡嚐各種菇類創意美饌,在紀念品區,人人皆能提起畫筆彩繪出專屬的菇菇公仔。
在魔菇部落粉絲團,可以為您紀錄您與家人共享的魔菇點滴樂趣,一趟豐富行程讓大小朋友們開心賞菇、吃菇、玩菇,分秒都是很棒的回憶,現在就來體驗一趟難忘旅程吧! 魔菇部落生態休閒農場所提供的五感體驗,最終誠心把「自然」、「養生」、「樂活」、「健康」的概念,分享給同樣珍愛大地的你!
舊館國小歌仔戲
歌仔戲社團不僅是舊館國小的招牌,也是舊館國小的光榮,更是舊館國小的驕傲。歌仔戲社團是由前任校長柯文吉柯校長一手創辦的,他的付出改變了舊館國小的歷史,再加上現任校長朱治華朱校長大力支持,所以歌仔戲社團常常受到許多大人物和當地人士邀請表演,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愛。
2015年1月2日 星期五
舊館國小歷史
舊館國小是埔心鄉最早成立的學校,於大正五年(西元1916年)四月一日核准設立「永靖公學校舊館分校」,於大正九年(西元19120年)四月一日獨立為「舊館公學校」,曾一度改稱為「坡心公學校」。後來所分設坡心分教場、梧鳳分校、鳳霞分校、羅厝分校等別獨立成校,所以舊館國小可以說是全埔心鄉小學教育的母親。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