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天主堂訪談

1876年是中部最早的孤兒院,孤兒院裡的孩子大多是女孩子,這是因為以前重男輕女的觀念。裡面的孩子姓氏都為"受",因此很容易辨識。

當時羅厝這裡的樂團是"中部第一團",剛開始婚禮或喪禮都是吹"西梭米"。後來變成喪禮為"西梭米"婚禮為"法梭拉",都是取曲子前面三個音。

羅厝天主堂的創辦人和第一任神父都是吳萬福先生,雖然都穿著中國式的衣服,但其實是西班牙人。

羅厝天主堂1875年有個從西班牙運來的"天神鐘",天神鐘高50公分,鐘每天會敲三次,分別為:早上六點 中午十二點和晚上六點,傳說鐘響時聲音可以傳到北斗呢!但在日治時期時,由於日本警察和當地居民爭奪天神鐘,過程中不小心摔落,破了個小洞,雖然還能使用,但效果已經不如往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